手机版
位置:筑能财经 > 经济 >

空壳注册、保密签约、高额返税 “小地方”成为“大明星”避税聚集地

来源:互联网 | 2021-09-13 08:45:06

记者近日在基层暗访发现,一些明星艺人在注销影视公司或个人工作室的同时,会换个地方和名称重新注册设立新的类似市场主体。个别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也给这些明星工作室避税带来便利,以致大量漏税现象产生。中央宣传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厉查处偷逃税行为,有效维护市场秩序。此前,国家税务总局也公开表示,严厉查处和曝光各类恶意偷逃税行为,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影视行业长期健康规范发展。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在业存续的“影视”类相关公司等市场主体共新增65万余家,以各类明星工作室居多,注册地集中在个别地区。《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一些明星工作室“扎堆地”调查了解到,一些远离大城市和主城区的“小地方”为招商引资而打造的税收政策“洼地”,成为不少“大明星”工作室趋之若鹜的注册地。

1000余家明星工作室扎堆“小地方”

新沂是一座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北部的县级市,来自企查查、天眼查等提供的数据显示,这里陆陆续续注册有近1200家影视文化类市场主体,其中不乏知名艺人的工作室。记者近期在当地走访发现,它们几乎都是有名无实的“空壳”。

新沂的多数艺人工作室注册地为“新沂市新华路馨园影视文化产业园”,记者按图索骥,打开地图导航查询不到这一注册地址。记者驱车来到注册地所在的新沂市新华路,来回巡游也未看到任何带有“影视文化产业园”字眼标牌的场所。在一家房地产评估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疑似是文化产业园前身的馨园公园。

“这里原来是文化产业园,现在其实也是,只不过牌子换了一下。”记者佯装成来注册明星工作室的客商,在馨园公园一栋楼房里寻访到曾是文化产业园工作人员。他透露自2018年明星偷逃税事件后,“行业受到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当地新成立的明星工作室有所减少。

这类“幽灵注册”明星工作室的现象并不止新沂一地。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石湫影视基地,从注册数据显示,也聚集了大量明星工作室,但记者前往注册地走访发现,也未看到一家挂牌的明星工作室。

“都是假的,我在这上班四年了,里面有没有工作室我们不知道吗?”石湫影视基地一名售票员说,这个影视基地以前是为拍摄《金陵十三钗》,仿造了几栋民国风格建筑,后来用作录制综艺节目,现在对外开放卖门票,场地用于拍摄婚纱照、开展单位团建活动。

记者随机拨打了几家在这里注册的明星工作室联系电话,有的显示是空号,有的无人接听。多个不同的明星工作室却留着相同的联系号码。随后,记者买票进入影视基地,走访了多处楼栋也未发现悬有明星工作室标牌的场所。多名工作人员也表示没看到过明星工作室,但有工作人员表示听说过一些明星工作室“挂靠”在影视基地名下。

明星注册工作室无实际场所的现象此前就出现过。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2018年一位明星被曝光偷逃税时,执法部门曾去其名下市场主体注册地实地走访,并询问了相关工作人员,未找到办公场所。

据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明星工作室一般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也有少数注册成为企业的。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后,一些地方对经营场所要求只需要提供产权和租赁证明材料,不会一一现场核实。如果执法人员在“双随机”检查中发现空壳市场主体,会将之纳入经营异常目录,若满三年还会纳入失信黑名单。

“小地方”悄悄招引“大明星”

“2018年明星偷逃税事件之后,对明星工作室的税收征管开始收紧,一些税收‘洼地’比如霍尔果斯、无锡、横店等地,也开始清理不符合条件的‘一址多照’市场主体,一度导致注册在霍尔果斯等地的影视工作室、公司扎堆申请注销。”一位知情人士说,一些想发展影视行业或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地方政府,依然会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明星前来注册。

记者以文化企业负责人身份实地走访发现,一些地方打着发展“总部经济”的幌子招引影视文化项目,整个招商流程十分隐蔽、税收优惠政策秘不示人。

——招商项目由财政干部“亲自抓”。在咨询影视文化企业适合入驻哪种园区时,新沂一招商干部称,建议以“总部经济”形式入驻园区,享受的税收优惠力度最大。“只要在这里注册就好,除了报税平时不用过来。”招商干部热情地带领记者参观了位于新沂发展大道一侧的总部经济园,并表示很多明星工作室曾藏身于此。

记者进一步询问具体税收优惠政策时,这位招商干部表示,有关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相关的招商项目全由当地财政局负责,他们只负责前期对接,具体优惠细则、签订合同等事宜都由财政局领导亲手抓。

——项目台账“不见光”,私下签订保密协议。“明星们不想让外界知道在这里注册了工作室,我们只能告诉你有很多大牌明星已经在这注册了。”石湫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称,很多明星在当地影视基地注册了工作室,且都要求签订“保密协议”,“我们的税收优惠力度没有一些偏远地区大,但我们营商环境好、政策更稳定,交通也更为便利。”

为了让记者吃上“定心丸”,工作人员还展示了锁在文件柜里的明星返税凭证。记者看到,这些收据归置在标有日期的蓝色文件筐里,每一本收据对应着一位明星,查看时要求不许拍照。“如果你们不放心,也可以和我们街道的平台公司签订正式的合同。”

——税收高额返还,最高可返九成。在与多地招商干部沟通中,记者了解到,明星艺人如果注册为影视文化公司法人,需缴纳25%企业所得税。如果以工作室名义,其演出费收入通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类目报税,超额累进的最高税率为35%。如果按照个人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的最高税率为45%。看似税率较高,但在此基础上,还会享受当地政府承诺的所得税地方留成的70%—90%作为返还奖励。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的规模较大的明星工作室或公司法人,还会通过增加关联公司交易将应税所得资金变成成本费用“洗”出去,以达到逃税目的。

招商干部们坦言,通过“政策洼地”吸引明星设立工作室,实际上是地方用里子赚了面子,而明星得到了实惠。对地方政府来说,明星工作室基本上不会占用当地的土地厂房等资源,除了带来税收,还能帮地方完成招商引资考核任务,虽然地方政府返还了地方留成,但毕竟还能得到一部分,有胜于无。

铲除“脱实向虚”风险土壤

堵住明星偷逃税漏洞

记者了解到,明星工作室的收入,除去供养团队等日常开销外,几乎等同于明星的个人收入。2018年明星偷逃税事件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一些地方对明星个人工作室个税不再采用极低税率的核定征收方式,而是转为查账征收。

影视行业“注销潮”近3年来发生过两次:一次是2018年6月至10月,在霍尔果斯、无锡等地出现了影视公司扎堆注销的情况;一次是今年4月以来,出现明星关联市场主体注销潮。“与其说是注销,不如说是搬迁。”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2018年后一大批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从霍尔果斯、无锡、横店等地撤离,转移到其他地方。

而据天眼查统计,2021年4月以来,一些明星在扎堆注销工作室的同时,会改换名称和地址成立新的工作室。比如,今年8月6日,与一位演员相关的公司注销,8月10日,与其相关的另一公司注册。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之后,霍尔果斯等地明星艺人注册的公司及工作室明显减少,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的注册数据明显增多。比如在最近三个月,多个明星工作室或影视文化公司的注册地点都显示为同一省份,该地在业存续的“影视”类相关公司在2019年注册量达到1949家,为历年最高。2021年以来截至8月18日,新增2397家,约是2020年全年注册量的2倍。

一位不愿具名的财税专家认为,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在给地方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开口子,吸引一些明星到地方来注册工作室,实际上仅增加了开票收入税收数据,不带动地方就业,也不会拉动消费,只是做大了GDP。长此以往,不利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放空”地方财力、“放大”涉税风险的可能。

专家进一步指出,明星本已属于高收入群体,还利用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来避税,破坏了社会公平,极易引起民众不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监管,保持税收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将个人、公司法人及利益相关人合并纳入监管,在现有税收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切实做到监管全覆盖。

明星避税、偷逃税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泽彩认为,这主要与税法执行力弱、纳税意识淡薄、征管手段落后、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密不可分。对此,他建议加快清理税收禁止的优惠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要不折不扣地取消“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等额奖励”等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堵塞地方政府财力流失漏洞,遏制明星偷漏税甚至洗钱的主观倾向。研究出台“偷税客”负面清单,大力提高偷逃税违法违规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任何地方政府都无权违反税法的规定,擅自向明星工作室提供“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不管是从税收征管的法治化角度,还是从提高市场主体的事中和事后监管角度来看,通过设立明星工作室来避税的现象给监管执法提出了新的课题。有关部门需查漏补缺,完善相关监管措施,消除监管盲区,铸造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引导明星艺人做受人尊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标签: 空壳 避税 大明星 明星

精彩放送

新闻资讯

  1. 逾200只基金净值强势“逆袭” 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1. “新面孔”涌现 公募年内新聘676位基金经理
  1. 帮忙资金魅影频现 “闪进闪退”弊大于利
  1. 世界微资讯!“定心丸”提振信心 基金看好“消费牌”
  1. 观察:基金持有人画像:90后唱主角 平均持仓时间479天
  1. 天天快讯:股票型基金清盘创纪录 “迷你基金”增至千余只
  1. 快讯:年内债基分红逾1500亿元 成基金分红“主力军”
  1. 首只北证50指数基金成立 专家:北证50指数ETF可期
  1. 热点评!年底权益类基金频现大额分红 年内基金分红金额已近2400亿
  1. 天天动态:把握建仓机会 12月债基密集发行
  1. 全球百事通!权益基金12月加码派发“红包雨” 年内基金分红逾2300亿元
  1. 地产债反弹 纯债私募基金净值逆势上涨
  1. 世界报道:12月已有17家私募“吃罚单” 资金募集成违规“重灾区”
  1. 当前速读:重磅“扩内需”利好出炉 潜伏消费类基金恰逢其时
  1. 当前热讯:黄金主题基金净值大反弹 机构短期继续维持对黄金资产看涨
  1. 资讯:多家基金2023年度策略出炉:积极募集“子弹” 做好“进攻”准备
  1. 环球即时看!消费反弹 百亿基金迅速“回血”
  1. 基金风格对业绩影响几何? 投资者选基需量力而行
  1. 前沿资讯!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陈言一:债市总体无需过度悲观
  1. 热点评!公募顶流冯明远出手 “百亿”基金经理喊话:当前是熊牛转换初期!关注三大细分行业
  1. 当前滚动:【基中基FOF】分散风险有了新选择,让基中基带给你更好的持有体验
  1. 当前信息:2只公募REITs将解禁
  1. 多家公募展望2023:疫后复苏将成明年主动力 权益资产有望走出低谷 债券资产配置价值显现
  1. 今日讯!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华发展状况如何?这份报告给出解答
  1. 欲跨界半导体 元成股份跌停
  1. 黄金大反攻?站上1800美元 主题基金涨超13%!两大积极信号已现 机构:维持看涨
  1. 全球热消息:公募基金经理频繁离职 谁来为长期投资负责?
  1. 全球观察:业绩大回血!百亿私募净值暴涨 新产品备案热情高涨!手握“子弹”等待进场
  1. 【报资讯】持有期产品不行?这只基金头一个不服
  1. 首批2023年“贺岁基”发行定档 募集规模上限均超50亿元
  1. 中欧基金:经济修复有望加快运行
  1. 15位掌舵人任期低于1年 部分机构高管任期短期化引关注
  1. 上银基金旗下一只混合型基金募集失败 年内募集失败基金增至24只
  1. 世界热点!QDII基金净值大幅回升 基金经理看好科技成长股机会
  1. 当前消息!银河基金重要人事变更 股权转让凸显经营状况
  1. 全球速读:公募排位战打响!这家基金有望包揽前三 重仓冷门股的这只基金业绩优异
  1. 世界微动态丨今年基金亏了不少 还要补仓吗?怎么补?
  1. 中欧基金桑磊:打造完善养老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选择
  1. 银河基金20岁“生日”遇多事之秋!产品业绩表现平平 总经理任职不足9个月火速离职
  1. 全球热推荐:基金公司规模比拼激战正酣 “精兵强将”纷纷出马
  1. 偏离业绩基准押注细分行业 行业主题基金业绩分化引忧虑
  1. 热门:混基发行透视:发行规模锐减超八成 金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产品已亏逾20%
  1. 【新要闻】博时基金冀楠:消费板块将冬去春来
  1. 当前视点!消费板块跨年行情可期 主题基金提前“抢跑”
  1. 环球精选!低级错误频现 基金信息披露缘何不“走心”
  1. 广发基金曹建文:用长钱长投理念护航养老投资
  1. 全球实时:黄桃罐头怀旧卖点难成欢乐家林家铺子市场拐点
  1. 天天微动态丨不是遭清盘就是出手慢 部分基金与反弹行情擦肩而过
  1. 全球微动态丨消费主题基金可以“上车”了吗?
  1. 跨年行情预期显著升温 公募基金描绘三大布局路径
  1. 股票策略业绩“回血” 私募左手周期右手成长布局来年
  1. 买基金 该出手时就出手?最新大数据统计来了
  1. 焦点快播:什么情况?中小公募密集股权转让 有的已是二次挂牌 为何赚钱也要卖?
  1. 弹性更高且科技含量更纯 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正式发售
  1. 8只能源主题指数年内平均涨幅22% 传统能源股仍具配置机会
  1. 每日快看:首批公募REITs扩募项目状态已更新 估值等成交易所“最关注”
  1. 全球视点!顺周期“起风了”? 基金经理提示未来还需关注景气度
  1. 房地产ETF(512200)盘中一度涨2.70%,格力地产一字涨停
  1. 简讯:专业买手实力护航 嘉实领航聚优12月9日结募
  1. 12载演化之路 掌上生活迈入9.0时代
  1. 155倍!华夏和达高科REIT网下询价获资金追捧
  1. 【天天聚看点】香港科技ETF(159747)、生物科技ETF港股(159615)携手大涨,康方生物-B四个交易日涨超30%
  1. 地产股悸动的公募基金切面:谁在提前买入 谁卖在暴涨前?
  1. 观焦点:“看见”结果 更要“看见”过程!中欧基金2023年度投资策略会重磅来袭
  1. 私募违规多发 监管出手
  1. 天天热点评!中概股快速回暖 QDII基金年终排名面临变局
  1. 年内210只公募基金清盘 呈现两大特征
  1. 环球快播:年内逾2100只公募基金参与定增近534亿元 4只高价股获超400只基金青睐
  1. 公募REITs增量扩围将迎突破口 新能源等项目或率先落地
  1. 环球快资讯丨“完善规则+金融创新”双管齐下推动公募REITs长远发展
  1. 世界观察:年内离职基金经理数已超300位 中小基金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1. 金融地产板块活跃,房地产ETF(512200)、银行ETF基金(512700)盘中强势
  1. 全球聚焦:新能源ETF(516160)盘中低位拉升近2.2%,天合光能涨逾4.3%
  1. 日立电梯深圳被罚 存在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1. 国企概念股持续活跃 相关主题基金冷热不均
  1. 扩内需战略促消费复苏可期 嘉实优享生活即将发行
  1. 7家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退圈” 基金销售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1. 天天热文:基金年度业绩排名战打响:独门重仓股异动 绩优基金频限购
  1. 基金经理普遍乐观 地产医药板块成年末投资重点
  1. 全球速读:基金经理谈今年得失 乐观看待明年多个机会
  1. 通讯!债基纷纷收复失地 爆款产品归来
  1. 世界快消息!大消费行情卷土重来 逾40只主题基金“回血”超20%
  1. 当前速看:基金月度清盘量创四年新高逾八成为迷你基金 成立以来回报率欠佳
  1. 环球快消息!暴涨之后 港股来年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1. 【天天快播报】12月A股市场看什么?8幅图看懂!
  1. 速递!医药主题基金业绩持续拉大 基金经理看好中长期投资性价比
  1. 今日聚焦!复苏预期催涨消费股 资金借ETF入场
  1. 资讯:紫金保险宿迁分公司违法被罚 编制虚假资料
  1. 世界今亮点!今年以来361家A股公司设立431只产业并购基金 平均规模9.1亿元
  1. 6张图告诉你 为什么纯债基金仍然值得
  1. 环球短讯!基金年内派现2178亿 债基成主力
  1. 基金一个月密集调研510家A股公司 消费股获“扫货式调研”
  1. 世界资讯:年内超300只基金黯然离场 公募频频“洗牌”是为何?
  1. 焦点热文:公募“期末考”进入冲刺阶段 主动权益类首尾相差巨大
  1. 环球报道:月薪5万前专户总监状告新华基金 索赔超千万奖金!终审判决出炉
  1. 公募频洗牌 年内超300只基金下线
  1. 世界简讯:寒意来袭 百事北美裁员
  1. 荣耀借壳?概念炒作的老套路
  1. 消费复苏如何演绎?哪些方向可以布局?
  1. 光伏板块逆势下跌 手里的基金还能继续持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