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追踪恒生科技指数和中国互联网指数的跨境ETF净值普遍出现较大回撤,不过,伴随大量抄底资金持续涌入,此类ETF的份额却不跌反涨。据统计,年初以来涌入跨境ETF的资金总额达到540亿元。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也在左侧布局港股,截至一季度末,多只港股基金或沪港深基金的权益仓位相较于去年年底出现大幅增长。多家机构认为,近期的政策利好对被严重低估的互联网板块具有明显推动作用,该板块已迎来较好的配置时机。
年内超500亿元抄底跨境ETF
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指数ETF、中概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今年以来份额分别增长186.86亿份、97.89亿份、85.94亿份、51.05亿份。按照在此期间的成交均价计算,上述ETF年内分别吸金89.63亿元、55.9亿元、94.42亿元、28亿元。合计来看,今年以来涌入跨境ETF的资金总额达到540亿元。
基于对港股后市走向的乐观态度,多位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在一季度对港股进行左侧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有9只港股或沪港深基金的权益资产占比相较于去年年底增加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混合A的股票仓位大幅增加72.15个百分点,前海开源沪港深新机遇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强国产业、建信港股通精选混合A一季度的增仓幅度也均超过40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上,全球资管巨头也在抄底中国互联网龙头。晨星数据显示,摩根大通的旗舰中国基金“JPMorgan Funds-China Fund A (acc)-USD”今年3月对京东进行了大手笔加仓,加仓后,京东成为该基金第四大重仓股,持仓市值为2.12亿美元;此外,该基金还对腾讯控股和美团进行了小幅加仓。今年3月,富达国际旗下中国消费动力基金大举增持了美团、京东等互联网股票;富达中国焦点基金则增持了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
利好政策传导资本市场
从市场表现来看,自3月中旬股价触底以来,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网易、哔哩哔哩、快手在内的多只中国互联网龙头股价均出现明显反弹。
从政策面来看,全国政协17日在北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会上再次明确,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信号已经传导至资本市场,5月17日晚,美股市场上的中概股集体拉升,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京东分别上涨6.37%、6.13%、4.79%、4.15%。
东北证券最新发布研报分析称,政策导向是影响互联网板块表现的重要因素。2015年政策对“互联网+”的强支持对当时互联网占优行情有明显推动,2018年左右开始对游戏、影视的强监管,以及2020年开始对平台型公司的反垄断都影响了互联网板块的市场表现。从自身行情驱动因素角度,当前已是互联网板块配置时机。短期监管政策的积极转变、线上经济的发展、海外紧缩的缓和,以及长期元宇宙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空间,使得互联网板块配置价值显著。
“港股市场低迷一年有余,曾经我们观测宏观层面能否好转,重要的信号指标是一看经济能否稳步修复,二看平台经济、房地产等关键行业政策是否有积极的转向信号。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控制,经济能够逐步复苏,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都有相当一部分优质成长股确实处于比较有吸引力的位置。理性来看,对这类股票可以积极布局。”国海富兰克林基金QDII投资总监徐成称。
徐成表示,从长期维度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有一点是确定且不可逆的:科技在持续改造我们的世界,创新在每个领域发生。科技进步和经济高质量的增长都是单行道,所以其对未来的投资充满信心。他认为,被严重低估的港股会有所表现,互联网(有望出台支持平台经济的政策)、硬科技(专精特新的公司层出不穷)、基建(稳经济)、消费(疫情好转)等板块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