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以来A股风格突变,机构抱团的“核心资产”调整幅度较大,带动基金净值也上下起伏。面对市场巨震,很多投资者在思索:自己持有的基金到底怎么办?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有没有攻守有方的投资方式来提升持基体验?
对于近来为何近期市场波动加大的原因,嘉实基金资产配置投资部执行总监郑科分析认为,市场调整急促而剧烈,主要原因来自市场本身的属性。中国市场具有散户市的特征,一半以上的投资者均为散户。公募基金因其考核期限未跨域牛熊周期,很大程度上也是散户的代名词。散户(基民)的基本特征是情绪,这导致中国市场一半以上的收益贡献来自情绪。抱团的极致化来自情绪,抱团的瓦解也同样来自情绪。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抱团股成为调整的急先锋。对此,郑科指出,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从过去15年的房地产产业链,逐渐转变为未来15年的科技创新。房住不炒的未雨绸缪,偏逢科技遭遇美国卡脖子,中国经济在增速换挡时期,在较为合意的货币政策催化下,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消费医药等防御类行业的极致抱团。物极必反,抱团资产再优秀也难逃波动,整体价格透支着未来一两年的业绩。牛年市场的几个主要边际变化,通胀交易、反疫情交易、经济复苏,都深刻影响着市场估值体系的切换,而美债收益率飙升可能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FOF投资价值。FOF是“基金中的基金”,FOF投资是通过组合来投资, 先天具有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同时,由于FOF比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等传统类别的基金多一个分析维度。FOF基金经理不仅仅分析资产的基本面,还可以对底层基金经理投资哲学、投资方法论、投资风格等全方位的研究。因此,FOF更容易穿越资产本身,进而基于资产配置框架,为基民提供更为优秀的长期稳定回报。
正如“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所说:“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从资产配置角度看,FOF自带资产配置属性,是提升基民体验的不二选择。
而且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较强的散户特性,短期受情绪波动剧烈。而市场短期的beta收益远大于alpha收益,投资者往往难以承受其短期波动。因此,基金的选择应更加重视对市场本身的研究,尤其是对周期的研究。如果投资者无法自上而下看清周期的位置,也无法自下而上触及基金经理本人的投资哲学和价值观,那么,建议投资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优秀的FOF。
郑科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13年大资金FOF/MOM一线投资经验,此前在保险资管,管理上百亿FOF。掌握了中国基金业(公募/私募)多数主流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及方法论,熟悉中国多数主流公、私募公司的文化战略、人员结构及商业模式变迁,以及社保、养老金、保险、银行、国企资金性质,资产配置经验极为丰富,现任嘉实基金资产配置投资部执行总监。目前管理嘉实养老2040、嘉实养老2050、嘉实养老2030和嘉实民安添岁等基金。
具体到基金配置思路上,郑科指出,在未来有限的一段时期,随着拥挤的抱团资产估值体系的切换,市场可能沿着低估值的脉络运行。
权益资产方面,将挑选绝对低估值的银行板块(历史最低估值),和相对低估值的军工板块(历史较低估值分位数)进行战术配置;而在战略配置方面,紧盯基准,按照嘉实特色的管理人遴选框架,选择穿越牛熊信息比率优秀的GARP类管理人进行集中持有,通过全行业选股获取阿尔法。
非权益类资产方面,结合社融的边际变化和货币政策的边际趋紧,郑科认为2021年市场可能面临信用风险,信用下沉策略成为了鸡肋。因此在纯债基金的选择时,将摒弃了信用债为主的基金,结合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趋势,选择短久期的利率债基作为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