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欧基金
大家发现没有,同样买基金,有人能赚到30%+,有人却能亏损10%……为什么会这样?
2019年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盈亏情况
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官网,《公募基金2019年投资者报告》
洛克菲勒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小编认为,好的投资习惯能够提供正回馈,不好的投资习惯却起着反作用,不知不觉,收益就拉开了。
而在那些“高手”投资者身上(上半年投资偏股型基金累计正收益率前20%的个人投资者),往往有着一些相似的共性,看似普普通通,却非常管用。(注:统计结果来自中信证券,截至2021/6/30,样本来自中信证券个人投资者,这里所指的偏股型基金,是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剔除偏债混合型后的所有基金。)
方便起见,小编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高手”的特质。
1、同时持有多只多类基金产品
常说资产配置,不妨看看“高手”们做得如何。
目前,普通投资者可参与的公募基金共有6种(REITs、国际(QDII)型、货币市场型、另类投资型、偏股型和债券型),而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结果,从配置公募基金类别的数量来看,高手中持有2类及2类以上的投资者占比,比落后者高了6%。(“落后者”是指2021年上半年投资偏股型基金累计负收益率倒数前20%的个人投资者),可见,高手会选择配置更多种类的产品。
可别小瞧了多类型配置。数据显示,配置多类型产品的投资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正收益占比。比如,持有1类产品的投资者上半年正收益占比在70%+,而持有5类公募基金产品者,其上半年正收益占比接近90%。
持有不同数量类型产品的
投资者上半年收益表现对比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
不仅如此,适当配置还能提高收益率,比如过去十年股债5:5配置(假设每年末赎回,年初再平衡后买入)的累计收益率,比仅投资沪深300、或者仅投资中证全债的收益都要高,具备“牛市锁赢,熊市补仓”的威力。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12/31
测算方法:股/债(5/5)=沪深300*50%+中证全债指数*50%
适当分散投资确实能有效改善我们的收益数据,大家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的账户,数数自己购买的产品究竟涵盖了多少种类型(注意:产品数≠种类数),如果在3种以下,那可以考虑适当增配一两种。毕竟如果“押”错了品种,可能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适当分散或是理性选择。
2、持“基”时间更长
大家发现了吗?真正的高手,都深谙隐忍之道,比如在武侠小说中就有很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物,非必要不出手,但一出手就是叱咤风云。
从中信证券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的持有时长看,高手们平均持有天数比落后者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