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位置:筑能财经 > 滚动 >

全球“2020年十大健康领域创新”榜单发布 鹍远基因榜上有名

来源: | 2021-01-14 15:08:55

来源:测序中国 作者:Bert

2020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一年。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人们重要的生活和经济供给被切断,无数人被迫隔离,全球经济遭受重创,无数宝贵的生命怆然逝去。然而,面对这些不可逾越的障碍,医疗健康行业却在难以想象的压力下取得了惊人的创新成就。

2021年1月11日,英国健康医疗网站Healthinnovations发布了“2020年十大健康领域创新(Top 10 health innovations in 2020)”榜单,这是Healthinnovations网站连续第七年发布该榜单。据悉,Healthinnovations网站的年度十大健康创新榜单是每年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者、学者和医疗健康行业企业或从业者的必读文章。除了盘点健康医疗领域的十大创新成果之外,文章还分享了目前临床试验的主要关注点和未来投资方向。其中,创立于中国的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鹍远基因”)原创研发的泛癌种早筛技术入选榜单,名列第四。这也是全球癌症早筛领域唯一入选的企业。2020年7月2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由鹍远基因联合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陈兴栋、金力等学者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Non-invasiv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血液无创检测可以比常规诊断提前四年发现癌症)”。科研人员对复旦大学牵头建设、囊括近20余万社区人群的泰州队列的部分血液样本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癌症早期检测研究。研究发现:对于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种常见恶性肿瘤,在达到现有临床确诊金标准之前,甚至在病人出现自觉症状前,早期的癌症信号——微量肿瘤甲基化就存在于血液循环之中,并可以被无创检测。利用鹍远基因原创研发的ctDNA甲基化多癌筛查技术PanSeer方法,研究团队在泰州队列的血样中实现了比临床诊断提前4年发现血液中的微量肿瘤甲基化信号。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商业意义,证实了通过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能够更早的发现肿瘤标志物,从而实现对癌症的早期筛查。这是全球泛癌种早筛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全球首次泛癌种早筛技术在大型自然人群队列中得到严格验证。

本文将一一介绍获得全球健康医疗创新者认可的2020年Top10健康领域创新发明或发现。

01

一种会吞噬导致心脏病斑块的纳米颗粒

这项关于纳米颗粒的研究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团队用单壁碳纳米管负载巨噬细胞特异性纳米疗法设计了一种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可聚集在动脉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内,以激活吞噬作用,从而使斑块被白细胞安全地“吃掉”。

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这一以纳米颗粒吞噬可导致心脏病的动脉斑块的精准免疫疗法,在竞争激烈的排名中占据首位,可能因为它是一种能抵消细胞因子风暴的整合免疫疗法。另外也可能涉及到纳米医学的发展,根据ResearchAndMarkets.com的数据,到2027年,纳米医学的市场预计将达到4,770亿美元。同样的,常见的心脏病介入治疗市场预计会从2017年的146.9亿美元跃升至2027年的249.6亿美元。市场估值的跃升必然将为心脏病介入治疗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

02

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人类精子干细胞

在Healthinnovations的榜单中,排名第二的健康创新研究涉及男性不育。预计到2027年,这一市场价值将达到62.1396亿美元。然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一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该报告称,全球8%~10%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影响。

大多数男性不育症是由精子缺陷引起的,这一切都源于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子是由男性精原干细胞(SSCs)产生的,如果这一过程出错,不育问题就会出现。因此,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普遍思路会涉及到SSC疗法,即在可控条件下引导SSC分化为健康的精子。然而,试验在尝试区分睾丸组织中的SSC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直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发出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识别和培养符合人类SSC特征的细胞。研究团队在睾丸标本中鉴定出了人类SCC的决定性生物标志物,从而能够准确识别和捕获这些干细胞。随后,该研究发现了新确定的生物标志物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改变这些通路可以产生和培养用于治疗目的的SSC。这项研究结果有望给世界各地数百万正在忍受不育治疗的夫妇带来希望。

03

一个能用于兔子活产的组织工程子宫

在榜单中排名第三位的,是另一个生育领域研究。该研究由维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主导,他们对子宫进行了生物工程改造,使其能够支持受精、胎儿发育和兔子的活产。在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切除子宫的动物体内造出了新的子宫。此外,由兔子本身的子宫细胞培育的人造子宫,能发育出自然结构从而支持正常妊娠,其中40%的胚胎能够正常发育和活产。

总之,与正常子宫相比,这种再生技术能够支持正常妊娠和胎儿发育。这意味着,这种方法可能为子宫有缺陷的女性提供一条怀孕途径,同时避免了人类捐赠和可能的器官排斥。

市场研究前景报告( Market Research Future report)显示,到2023年,全球生育服务市场预计将增长到360亿美元,而女性不育药物市场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5亿美元。到2027年,男性不育症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大大缩小,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未确诊的男性不育症病例需要通过宣传活动和咨询来挖掘,以促进男性不育症疑似患者进入诊所,并有望成为父亲。

04

一种可以在确诊前4年查出癌症的无创血液检测

由鹍远基因与复旦大学共同合作主持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的成果排在榜单的第四位,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内地研究。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血液检测方法,能够在前4年确诊识别出一个人是否患有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等五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这种新的检测方法通过识别CpG甲基化(在DNA分子中多个相邻的胞嘧啶和鸟嘌呤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而发挥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识别出体内的每个组织,以及通过其独特的甲基化特征来识别不同的癌症类型。在最终分析中,研究团队强调他们的检测并不能预测受检者的患癌风险,但能鉴别出那些已经有肿瘤性增生而目前并没有临床症状,且现有常规检测无法确诊的患者。这项检测的意义在于,能帮助早发现癌症,从而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到2020年,全球癌症诊断市场估计为1,56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233亿美元。相比之下,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一份报告称,到2024年,全球肿瘤治疗药物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意味着治疗药物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05

癌症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器官

榜单中居于第五位的创新发现是荷兰癌症研究所(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发现了一种对癌症患者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器官。他们证明了新的器官代表了唾液腺系统的一个未知部分。这是有史以来新发现的一个高危器官,需要在癌症治疗期间受到保护。

这一重大创新发现,使用了一种标记唾液腺的新型扫描方法,在鼻咽部识别出了以前未知的一对唾液腺。这两个被激活的新区域是由唾液腺组织构成的,它们负责鼻咽/口咽的润滑和吞咽。

此外,新发现的这种管状唾液腺需要在癌症治疗期间得到保护,可能有助于减少癌症患者治疗副作用,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这一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帮助发展了癌症治疗的金标准:化疗和放疗。简而言之,我们迫切需要将这些已有几十年历史的癌症治疗方法现代化,为这些陈旧的治疗方法提供一条前进的道路,并挖掘出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这项研究上榜表明,健康领域的创新者们正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并期待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06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预后

排名第六的是哈佛大学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一种新的肠道-大脑联系。这项研究为ALS的环境病理提供了深入见解,并纠正了过去使用不准确的小鼠模型。如图6显示了携带常见ALS基因突变的小鼠,其脊髓有高水平的炎症(红色),免疫细胞(绿色)与特定的微生物群有关。

研究人员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室(A和B)培育了两组纠正了ALS基因突变的小鼠。在A实验室饲养的小鼠有全身炎症,从而导致寿命缩短。与此相反,在B实验室饲养相同突变的小鼠存活到了老年。随后,经DNA测序发现,在A实验室饲养的小鼠体内存在特定的肠道细菌,而在B实验室产生的健康小鼠体内则没有这种细菌。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通过将B实验室小鼠的粪便移植到A实验室的患病小鼠体内后,成功将其治愈。因此,这种经修正的动物模型为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显著的结论,并绘制了一个重要的肠-脑连接图。

一份ResearchAndMarkets.com的报告预计,到2027年,人体微生物群大众市场将达到454,267万美元。到2029年,ALS市场的全球销售额有望增长到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9%。

07

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发现白细胞的一项新功能

排名第七的创新发现来自VIB-KU Leuven。他在小鼠和人类大脑中识别了一个CD4 T辅助细胞群,它们有别于外周免疫系统中的CD4 T辅助细胞。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这些常驻大脑的白细胞,小胶质细胞仍然停留在小鼠大脑的胎儿和成人发育状态之间。这反而引起小鼠的突触修剪缺陷和异常行为的发生。

一项调查显示,脑内T细胞群是由穿越血脑屏障的外周血白细胞进化而来。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肠道微生物改变了这些白细胞,这些白细胞随后穿过血脑屏障,携带着外周免疫系统的重要信息充当“写给大脑的信”。这被普遍认为是外周免疫系统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息从而影响行为的方式。

根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到2027年,全球神经学市场的规模将超过389亿美元。预计神经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将推动神经学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对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多重封锁、财务困难和生命消逝的情况下,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出现。

08

发现大脑的疼痛中枢

另一项来自杜克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居榜单第八位,该研究在慢性疼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中的一个疼痛抑制中心,它广泛投射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16个疼痛处理中心。具体来说,研究小组确定了小鼠杏仁核中被全身麻醉剂激活的疼痛抑制神经元CeAga神经元的存在,然后追踪老鼠体内激活的CeAga神经元的路径,以绘制到大脑不同部分的连接图。如图8所示,红色、品红和黄色的细胞(不是绿色或蓝色的)是被称为CeAga的神经元集合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大脑的“疼痛中心”。

总之,一个单独的关闭开关已经被确认能够抑制大脑内几十个促进疼痛的区域的反应,这个开关就是一个疼痛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重要的发现可能为疼痛治疗提供前景,可通过激活这些细胞来抑制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区域。2019年,慢性疼痛市场价值778亿美元。

09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带有3D视网膜的球形仿真眼

创新榜单Top 9是香港科技大学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3D人工眼。该3D人工眼超过了现有的仿生眼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越了人眼的能力。该3D人工眼既能复制天然对应物的结构也保证了更敏锐的视力,同时具有额外的功能,如在黑暗中探测红外辐射的能力。

该3D人工眼的众多功能都由纳米线光传感器阵列组成的3D人造视网膜来实现,这种3D人造视网膜模拟了自然中的光感受器。纳米线阵列与一束液态金属线相连,作为人工视网膜后面的神经。由于纳米线的密度比人眼中的光感受器要高,这意味着人工视网膜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率。研究还证实,半球形视网膜能够将义眼产生的视觉信号复制到电脑屏幕上。

简而言之,在某些情况下,太阳能3D人眼的性能优于目前的仿生眼及其生物变体。预计到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将达到38.5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3%。投资全球脑-机接口市场将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10

新发现的仅在肺部存在的免疫细胞与冠状病毒有关

榜单Top 10与COVID(新冠病毒)有关。纽约大学兰根健康中心发现了一种只在肺部存在的与冠状病毒有关的免疫细胞。确切地说,该研究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主要存在于呼吸道的肺泡巨噬细胞亚群(AMs)。

这些新发现的、只存在于肺部气道的白细胞被称为神经和气道相关的巨噬细胞(nerve and airway associated macrophages ,NAMs)。该研究表明,它们可以调节肺部感染时AMs产生的细胞炎症因子。基于此,这些细胞炎症因子数据可以为冠状病毒患者相关的肺损伤和死亡提供新的信息。

研究小组还发现NAMs是胚胎衍生的,能够自我更新,同时无论它们处于平衡状态还是炎症状态,都能持续表达调节免疫系统的基因。体内研究发现了NAMs与AMs如何协同工作帮助清除流感感染以及抑制炎症反应。

简而言之,该研究鉴定了一种以前未被记录的肺巨噬细胞,该细胞在炎症状态下负责维持免疫和组织内稳态。希望这些巨噬细胞能被用来对抗引起炎症风暴的传染性病原体,如COVID-19。

结论与趋势

健康领域的创新者们深入挖掘了丰富的免疫学策略宝藏。他们专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合乎逻辑的,因为该病可能是一种类似于COVID-19、依赖于炎症和免疫异常的多样化疾病。健康领域的创新者们开始关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一种与神经系统炎症和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希望新冠状病毒也会如此。

在投资方面,男性不育等领域正在被挖掘。目前,全球生育率正在下降,收养和扶养方面产生了连锁反应。生育治疗成为许多无法自然受孕夫妇的唯一选择。由于男性不育市场开发并不充分,因此,现在生育市场的提振,给了投资者们进行稳健投资的绝好机会。

在一个高度不稳定的金融环境下,癌症治疗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随着癌症诊断市场的扩张,新疗法肯定也会出现。另一件确定无疑的事情是,大脑-计算机对接在2020年也成为了一个好的投资领域。

标签: 榜单 连接图 T辅助

精彩放送

新闻资讯

  1. 逾200只基金净值强势“逆袭” 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1. “新面孔”涌现 公募年内新聘676位基金经理
  1. 帮忙资金魅影频现 “闪进闪退”弊大于利
  1. 世界微资讯!“定心丸”提振信心 基金看好“消费牌”
  1. 观察:基金持有人画像:90后唱主角 平均持仓时间479天
  1. 天天快讯:股票型基金清盘创纪录 “迷你基金”增至千余只
  1. 快讯:年内债基分红逾1500亿元 成基金分红“主力军”
  1. 首只北证50指数基金成立 专家:北证50指数ETF可期
  1. 热点评!年底权益类基金频现大额分红 年内基金分红金额已近2400亿
  1. 天天动态:把握建仓机会 12月债基密集发行
  1. 全球百事通!权益基金12月加码派发“红包雨” 年内基金分红逾2300亿元
  1. 地产债反弹 纯债私募基金净值逆势上涨
  1. 世界报道:12月已有17家私募“吃罚单” 资金募集成违规“重灾区”
  1. 当前速读:重磅“扩内需”利好出炉 潜伏消费类基金恰逢其时
  1. 当前热讯:黄金主题基金净值大反弹 机构短期继续维持对黄金资产看涨
  1. 资讯:多家基金2023年度策略出炉:积极募集“子弹” 做好“进攻”准备
  1. 环球即时看!消费反弹 百亿基金迅速“回血”
  1. 基金风格对业绩影响几何? 投资者选基需量力而行
  1. 前沿资讯!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陈言一:债市总体无需过度悲观
  1. 热点评!公募顶流冯明远出手 “百亿”基金经理喊话:当前是熊牛转换初期!关注三大细分行业
  1. 当前滚动:【基中基FOF】分散风险有了新选择,让基中基带给你更好的持有体验
  1. 当前信息:2只公募REITs将解禁
  1. 多家公募展望2023:疫后复苏将成明年主动力 权益资产有望走出低谷 债券资产配置价值显现
  1. 今日讯!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华发展状况如何?这份报告给出解答
  1. 欲跨界半导体 元成股份跌停
  1. 黄金大反攻?站上1800美元 主题基金涨超13%!两大积极信号已现 机构:维持看涨
  1. 全球热消息:公募基金经理频繁离职 谁来为长期投资负责?
  1. 全球观察:业绩大回血!百亿私募净值暴涨 新产品备案热情高涨!手握“子弹”等待进场
  1. 【报资讯】持有期产品不行?这只基金头一个不服
  1. 首批2023年“贺岁基”发行定档 募集规模上限均超50亿元
  1. 中欧基金:经济修复有望加快运行
  1. 15位掌舵人任期低于1年 部分机构高管任期短期化引关注
  1. 上银基金旗下一只混合型基金募集失败 年内募集失败基金增至24只
  1. 世界热点!QDII基金净值大幅回升 基金经理看好科技成长股机会
  1. 当前消息!银河基金重要人事变更 股权转让凸显经营状况
  1. 全球速读:公募排位战打响!这家基金有望包揽前三 重仓冷门股的这只基金业绩优异
  1. 世界微动态丨今年基金亏了不少 还要补仓吗?怎么补?
  1. 中欧基金桑磊:打造完善养老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选择
  1. 银河基金20岁“生日”遇多事之秋!产品业绩表现平平 总经理任职不足9个月火速离职
  1. 全球热推荐:基金公司规模比拼激战正酣 “精兵强将”纷纷出马
  1. 偏离业绩基准押注细分行业 行业主题基金业绩分化引忧虑
  1. 热门:混基发行透视:发行规模锐减超八成 金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产品已亏逾20%
  1. 【新要闻】博时基金冀楠:消费板块将冬去春来
  1. 当前视点!消费板块跨年行情可期 主题基金提前“抢跑”
  1. 环球精选!低级错误频现 基金信息披露缘何不“走心”
  1. 广发基金曹建文:用长钱长投理念护航养老投资
  1. 全球实时:黄桃罐头怀旧卖点难成欢乐家林家铺子市场拐点
  1. 天天微动态丨不是遭清盘就是出手慢 部分基金与反弹行情擦肩而过
  1. 全球微动态丨消费主题基金可以“上车”了吗?
  1. 跨年行情预期显著升温 公募基金描绘三大布局路径
  1. 股票策略业绩“回血” 私募左手周期右手成长布局来年
  1. 买基金 该出手时就出手?最新大数据统计来了
  1. 焦点快播:什么情况?中小公募密集股权转让 有的已是二次挂牌 为何赚钱也要卖?
  1. 弹性更高且科技含量更纯 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正式发售
  1. 8只能源主题指数年内平均涨幅22% 传统能源股仍具配置机会
  1. 每日快看:首批公募REITs扩募项目状态已更新 估值等成交易所“最关注”
  1. 全球视点!顺周期“起风了”? 基金经理提示未来还需关注景气度
  1. 房地产ETF(512200)盘中一度涨2.70%,格力地产一字涨停
  1. 简讯:专业买手实力护航 嘉实领航聚优12月9日结募
  1. 12载演化之路 掌上生活迈入9.0时代
  1. 155倍!华夏和达高科REIT网下询价获资金追捧
  1. 【天天聚看点】香港科技ETF(159747)、生物科技ETF港股(159615)携手大涨,康方生物-B四个交易日涨超30%
  1. 地产股悸动的公募基金切面:谁在提前买入 谁卖在暴涨前?
  1. 观焦点:“看见”结果 更要“看见”过程!中欧基金2023年度投资策略会重磅来袭
  1. 私募违规多发 监管出手
  1. 天天热点评!中概股快速回暖 QDII基金年终排名面临变局
  1. 年内210只公募基金清盘 呈现两大特征
  1. 环球快播:年内逾2100只公募基金参与定增近534亿元 4只高价股获超400只基金青睐
  1. 公募REITs增量扩围将迎突破口 新能源等项目或率先落地
  1. 环球快资讯丨“完善规则+金融创新”双管齐下推动公募REITs长远发展
  1. 世界观察:年内离职基金经理数已超300位 中小基金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1. 金融地产板块活跃,房地产ETF(512200)、银行ETF基金(512700)盘中强势
  1. 全球聚焦:新能源ETF(516160)盘中低位拉升近2.2%,天合光能涨逾4.3%
  1. 日立电梯深圳被罚 存在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1. 国企概念股持续活跃 相关主题基金冷热不均
  1. 扩内需战略促消费复苏可期 嘉实优享生活即将发行
  1. 7家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退圈” 基金销售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1. 天天热文:基金年度业绩排名战打响:独门重仓股异动 绩优基金频限购
  1. 基金经理普遍乐观 地产医药板块成年末投资重点
  1. 全球速读:基金经理谈今年得失 乐观看待明年多个机会
  1. 通讯!债基纷纷收复失地 爆款产品归来
  1. 世界快消息!大消费行情卷土重来 逾40只主题基金“回血”超20%
  1. 当前速看:基金月度清盘量创四年新高逾八成为迷你基金 成立以来回报率欠佳
  1. 环球快消息!暴涨之后 港股来年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1. 【天天快播报】12月A股市场看什么?8幅图看懂!
  1. 速递!医药主题基金业绩持续拉大 基金经理看好中长期投资性价比
  1. 今日聚焦!复苏预期催涨消费股 资金借ETF入场
  1. 资讯:紫金保险宿迁分公司违法被罚 编制虚假资料
  1. 世界今亮点!今年以来361家A股公司设立431只产业并购基金 平均规模9.1亿元
  1. 6张图告诉你 为什么纯债基金仍然值得
  1. 环球短讯!基金年内派现2178亿 债基成主力
  1. 基金一个月密集调研510家A股公司 消费股获“扫货式调研”
  1. 世界资讯:年内超300只基金黯然离场 公募频频“洗牌”是为何?
  1. 焦点热文:公募“期末考”进入冲刺阶段 主动权益类首尾相差巨大
  1. 环球报道:月薪5万前专户总监状告新华基金 索赔超千万奖金!终审判决出炉
  1. 公募频洗牌 年内超300只基金下线
  1. 世界简讯:寒意来袭 百事北美裁员
  1. 荣耀借壳?概念炒作的老套路
  1. 消费复苏如何演绎?哪些方向可以布局?
  1. 光伏板块逆势下跌 手里的基金还能继续持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