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园区在产业细分方向上定位于“一区三业”:区块链试验区、数字文体、数字健康、数字金融。截至2021年4月底,入园企业数量达到9206家。图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园区。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区块链应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形成场景化示范应用。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区块链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出台《指导意见》,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我国区块链发展基础,加快技术应用规模化,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区块链产业生态体系,实现跨越发展。
“区块链”角色日益重要
“区块链”究竟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指导意见》显示,区块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新型数据库软件,通过数据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有望解决网络空间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重构信息产业体系。
在物流领域,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起到溯源、对账、征信等作用。京东物流区块链产品负责人丛庆告诉本报记者,京东物流基于当今主流的区块链底层引擎结合容器化技术,可以依托溯源码为窗口为消费者展示商品的全供应链溯源信息,实现每一件商品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区块链“ID身份证”。同时,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与电子认证技术,企业还构建了区块链单证平台、区块链对账平台,以及可信仓单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AI、GIS技术,最终实现物流单据数字化、运营规则合约化、物流数据资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