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什么要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对企业和居民有何影响?
“电能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所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分时电价机制是基于电能时间价值设计的,是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电力消费结构加快变化,用电负荷呈现冬夏“双高峰”特性,电力生产侧与消费侧双向大幅波动。“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对保障电力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有积极意义。”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各地夏季最热、冬季最冷时段的全年累计时间普遍低于60个小时,但对应的尖峰电力需求可较平时高出1亿千瓦以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更大挑战。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特别是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出台尖峰电价机制,有利于引导用户错峰用电,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
“各地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完善峰谷电价机制,统筹考虑当地电力供需状况、新能源装机占比等因素,科学划分峰谷时段,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对于各地如何完善峰谷电价机制,《通知》作出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