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0.4万辆和147.8万辆,超过去年136.6万辆和136.7万辆的年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产销两旺也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在A股市场高歌猛进节节攀升,持续站上C位。但随着板块持续走强,部分投资人产生了畏高心理,很关心市场走到了哪一步?后市又将如何演绎?
为此,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十年多的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嘉实远见先锋拟任基金经理姚志鹏认为,现在非常像2014年的光伏行业状态。去年新能源车行情的启动,会发现很多机构投资者踏空,很多是很焦虑心态在参与。经历去年大涨以后,大家初步达成第一阶段共识,对这个行业中期前景突然间很有信心了,但这个阶段很多还是以博弈的心态在参与投资,而不是以真的中期趋势。所以看到市场交投火热,体现很多人很焦虑很急躁,看到这个行业的机会,但又有一种博弈心态、赚一把钱就跑。所以我们看到行业龙头公司最近一直在震荡,反而一些二三线公司突然讲故事,以前都没听过的公司涨得很快。
这种状态,姚志鹏个人觉得不会太久。从基本面角度看,行业刚刚开始,从龙头公司估值角度来说,仍有非常大的空间;但局部出现结构性泡沫,像2014年当时的光伏行业一样,爆炒的二三线公司后面下跌回来。着眼长期看,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是刚刚开始,不用担心行业的状态。但的确这一波行情到了交易结构比较亢奋、波动加大的状态。
“对投资角度来说,中线仍很难找到更好的资产,在新能源车阶段波动率加大的时候,也是适合有策略做长期布局的时候。比如按照纪律做定期投资;或者在相对情绪弱一些的时候逐步增持、或者部分仓位做波段,等到行业进入新一轮α阶段,着眼长期机会。”
作为国内首批挖掘和介入宁组合的基金经理,姚志鹏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等科技成长领域有深厚积累,而且在2018年A股市场重挫、新兴产业遭遇政策黑天鹅时,姚志鹏顶住压力,凭借前瞻性的判断,成为行业逆行者,最终也得到了市场和基民的正反馈。目前管理公募基金规模近300亿,持有人数量超过百万。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姚志鹏在权益投资方面整体呈现出淡化择时、行业集中度较高、持股周期较长,换手率较低的特点。近年来姚志鹏对成长和盈利的要求有所抬升,对应适当放宽了个股估值容忍度。此外,偏好对产业景气度以及成长空间进行研究,挖掘具有长期成长趋势的赛道,较早把握了新能源投资的契机。
通过分析“宁指数”、“新能源指数”的平均基金持仓集中度以及姚志鹏对新能源指数标的的配置比例变化,海通证券发现,姚志鹏对于“宁组合”等新兴成长资产的挖掘和布局明显领先于市场,这其中固然有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作用,但选择在行业景气度底端时介入,在景气度处于高位,有一定下行风险时逐渐减仓,也由此获得了较丰厚的中长期业绩回报。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24日,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嘉实新能源新材料A、嘉实环保低碳基金均实现了三年收益超300%的佳绩,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320.18%、348.80%、310.74%。目前由姚志鹏担纲的嘉实远见先锋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正在各大渠道发行,未来将继续挖掘那些能够引领社会潮流的先锋企业。